【养生】夏吃生姜有讲求,可别胡乱吃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16-8-18 13:47:43   点击数:
  

【养生】夏吃生姜有讲求,可别胡乱吃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专家提示

夏吃生姜有讲求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进入夏天,人体阳气会向肌表发散,造成体内阳气相对不足、脏腑微寒,此经常食用生姜能助阳生热、逐寒去湿,有助于夏季养生和防治多种疾病。特别是中老年男性,夏季吃姜能补阳健身,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但专家提示。生姜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实在食用时是很有讲求的,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吃法,并选择不同品质的生姜,否则起不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还会有害健康。

医院主任医师胡玉芳教授告知,夏季人体阳气向肌表发散,体内阳气就会相对不足,出现微寒状态,如果此时贪凉饮冷,就会加重脏腑的寒症,出现感冒、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浮肿等不适症状。因此,中医养生专家主张夏季吃姜以温散体内的寒气。另外,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这是由于中老年男性阳气日衰,易出现泌尿系统和性功能方面的问题,而姜具有加快新陈代谢、调理男性前列腺及性功能的作用,所以生姜多用于男性保健。

胡教授提示,食生姜虽有养生祛病的保健功效,但并不是多多益善。生姜属热性食品,凡有喉痛、喉干、大便干燥等属阴虚火旺、内火偏盛的人,不宜长时间食用生姜。因姜有活血祛瘀、行气破滞作用,故怀孕妇女也不可多食。生姜可分为鲜姜、干姜、炮姜、煨姜等,由于加工方式不同,其功效也不一样。如鲜姜辛而温散,善温中降逆止呕,止咳祛痰,合适体虚容易感冒的人食用;干姜辛热,除脾胃虚寒而补中,合适四肢冰冷的人食用;炮姜味辛苦,温下焦之寒,是常常腹泻者的食疗佳品;煨姜偏于温肠胃之寒,能温中止痛,适合虚寒腹痛者食用;姜炭性温,能驱寒止血,适用于久泻久痢出血之人;生姜皮性辛凉,治皮肤浮肿,合适浮肿者食用。

容易感冒的人食鲜姜中医将容易感冒的人归为气虚,这类人常伴随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等症状,一旦受风寒,很容易出现恶风畏寒、鼻塞喷嚏、咳嗽咽痛等表寒症。可食用生姜糖块,将克鲜姜去皮榨汁,红糖克放入砂锅,加少量生姜汁,以文火煎至红糖溶化时,再倒入剩余的姜汁继续用文火煎,直到红糖能挑起成丝状而粘手时停火,冷却后用刀切成小块。逐日早中晚各1次,空腹食用30克。

四肢冰冷的人食干姜此类人多属阳虚证,常感四肢发凉,不愿吃凉的东西,常出虚汗,夜尿较频,肢体困乏。鲜生姜经晒干或用微火烘干后为干姜,大辛大热,燥烈之气颇强,通脉行气,能鼓舞阳气通行周身,固表止汗,固肾止遗。取雄鲤鱼1尾(约克),干姜、枸杞子各10克同煮熟,加料酒、盐、味精调味即成。空腹服食,隔日吃1次,连服5次。

容易腹泻的人食炮姜此症多见于年老体弱者,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致使大便时溏时泄,或粪便中见未消化食品,饮食减少,稍进油腻食品,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炮姜是用干生姜在热砂中烫制而成,表皮呈棕褐色,内部为棕黄色,性味苦、涩、温,功效与干姜类似,但温里作用弱于干姜,能收涩止泻。取炮姜5克、车前子10克稍炒后研末,加红糖1匙,滚水冲服。

常常腹痛的人食煨姜此类人多由于素体脾阳不振,或过服寒凉之物,损伤脾阳,常表现为腹痛绵绵,时作时止,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喜热恶冷。将鲜姜洗净,用草纸包裹,以清水浸湿,放炭火中煨制至纸焦黑姜熟即是煨姜。其味辛性温,虽辛散之力不及生姜,但温中止痛之效则比生姜强。取煨姜6克、吴茱萸10克(装入纱布袋中)、糯米克,共煮稀粥,粥成后拣去吴茱萸、煨姜便可,每天早上食用,连服7天。

经常浮肿的人食姜皮多由于饮食不节,或劳倦过火,脾气受损,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浮肿,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恶心。姜皮(生姜之外皮),味辛性凉,能以皮达皮,辛散行水,故可利尿消浮肿,用于医治水肿、小便不利。取生姜皮10克、冬瓜皮30克、茯苓皮30克、黄芪10克、大枣5枚加水毫升,煮开15分钟后去渣,加白糖适当。分2次饮,1日饮完,连饮7天。

另外,还有一种姜叫洋姜(俗称鬼子姜),其功效却与生姜大不相同。临床研究发现,洋姜中含有一种与人体内胰岛素结构非常近似的物资,具有双向调理血糖的作用。由于糖尿病人多为阴虚燥热体质,不适宜吃生姜,夏天可常食用既能调理血糖又能清热的洋姜。洋姜宜用盐腌制后食用,对糖尿病有一定辅助疗效。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fpz/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