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30岁小伙梦中猝死,年轻人也要小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19-3-7 4:27:35   点击数:
  

前几天,义乌某小区,50多岁的肖大娘,抱着已经逝去的儿子哭得死去活来。

今年30岁的小董是湖北人,在义乌务工,患有高血压病,平时收缩压,舒张压。仗着年轻扛得住,小董没去正规治疗。

前几天早上,小董的母亲做完家务后,发现儿子还没有起床,以为儿子又赖床,就去叫醒他,结果发现儿子呼之不应,脸色异常,赶紧叫急救。医生赶到家中时,小董生命体征已经消失。追问病史,母亲说儿子患高血压多年,但觉得年纪轻没有按照医嘱吃药。医生判断,患者死亡原因是突发猝死。

医生介绍,近年来高血压呈年轻化趋势,患者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坚持规范治疗,定期检查,这样才会把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这些年,关于中青年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何猝死高发?

一、猝死这个词,你必须懂

1.我国每年有50万人因心脏原因猝死,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2.猝死越来越容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3.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人体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二、容易猝死人群

1.抑郁:抑郁焦虑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心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打呼噜:打鼾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3.过度劳累: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4.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另外,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5.生活压力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6.肥胖: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7.久坐电脑前: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8.抽烟喝酒: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时常人的3倍。究竟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三、猝死发病前也有征兆

征兆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征兆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征兆3: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4: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5:胸痛

冠心病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四、预防猝死,从生活中点滴开始

猝死看似不可预防,但从生活习惯、情绪方面作调整,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就有可能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

1.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2.清淡、低脂饮食。

3.戒烟、戒酒。

4.适量运动,改善身体健康,培养心肺功能。

5.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以及避免焦虑抑郁的出现。

6.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当压力来临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把它抵消。

来源

金华晚报

编辑

史聪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确诊白癜风诱发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gzxz/10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