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掌握的高血压四大正确用药理念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18-2-11 13:32:29   点击数:
  

降压用药四个要:要长效、要规律、要和缓、要坚持

高血压的管理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患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患者并不了解正确的用药理念,存在太多的误区,导致血压不能很好的控制,最终引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根据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高血压患者自我血压管理比较突出的四大焦点:

焦点1,降压,一定要长效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压的波动,特别是清晨血压的升高密切相关;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都于清晨高发,但遗憾的是这段时间是药物效果最薄弱的阶段,很多药物不能提供全天的保护,特别是在清晨这个关键时间段反而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以为自己服药了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其实因为服用的不是真正长效的药物,24小时的血压并没有全面控制好,特别是早上的血压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依然会发生心脑血管的事件,甚至危及生命。

只有服用长效的降压药物,作用时间长,造成的血压波动小,一天一次就能平稳控制好24小时的血压。有些长效药物半衰期长达50小时,即使偶尔漏服,都不会对血压造成波动。而短效药物作用的时间短,不能很好的控制全天24小时的血压,而且一天需要多次服药,给患者带来麻烦的同时,更会导致血压的波动。服用短效药物的患者,因为血压经常波动,更容易发生心梗、脑卒中等严重的后果。

焦点2,降压,一定要规律服药吗?血压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的自我管理,很多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不规律,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有时早晨吃,有时晚上吃,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在测血压后发现高了就服药,无服药的固定时间和规律。服降压药的时间一定要尽量固定,保证规律,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服药间隔的时间固定,避免因为两次服药间隔时长时短,造成血压波动。而且容易让患者养成服药的习惯,不容易忘记。

医生们常推荐早晨服药,一般在早上起床后,先测血压,再吃药。养成习惯,形成规律,一定会对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焦点3,降压,是不是越快越好?服了降压药后,需要多长的时间把血压降下来?用药两三天血压就降下来,这样的降压速度是否可取?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高血压患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压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能一天两天就降下来。降压应该和缓,慢慢降下来。如果血压突然一下子降下来,反而可能带来危险。特别是老年人,长期血压高,如果降的太快还有可能发生脑梗塞,造成严重后果。

一般服用了长效的降压药物,一到二周起效这是正常的,四到八周血压降到目标值是常态。要有耐心等待血压和缓地降下来。不要几天没有降下来,就换药,方法错误,不仅没有帮助找到适合的药,反而有可能带来风险。当然,如果长期观察,发现服用的药物无法帮助患者控制住血压,那么就需要带着血压值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调药加药。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ysyz/8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