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县域经济相对薄弱一直是湖南发展的短板。自年起,按照工业、农业、文旅三个类别,湖南遴选出50家省级特色小镇,做足产业文章,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小而美、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体制活而新的特色小镇,助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农文旅,因产制宜
挖掘特色,根植禀赋,湖南特色小镇建设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因产制宜。
湘赣边界一隅,小小的文家市镇,毛泽东同志曾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此停驻。当地倾力挖掘宝贵的红色资源,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为中心,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年,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为文家市镇带来旅游总收入9亿元。
服务实体、瞄准制造,让工业小镇焕发蓬勃生机。双峰县永丰街道大力发展“小、精、尖”农机装备,闯出一片天地。
“样机已经卖完,所以没有把货摆出来。”在位于永丰街道的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展厅空阔,总经理助理刘翔笑言:“很多产品还没下线,就被抢订一空。”
立足好山好水,农业特色小镇让湖南农业大省的成色更足。
湘中腹地,山多田少,邵东市廉桥镇发展中药材种植2.6万亩,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玉竹、玄参、射干的产销量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80%,廉桥药材小镇如今成了国内闻名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小而优精而强
机器轰鸣,永丰农机特色小镇规划核心区,农机企业共享检测平台项目建设正酣……
“项目建成后,永丰农机企业将共享质量检测服务。”双峰县农机特色小镇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易鹞鹉说。
“一家农机企业,一年需检测一两次,一次不过几千元。可投入一条大型检测设备线,动辄二三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刘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样的投入,仅靠企业自己有点跟不上。
为巩固小镇特色,让小镇聚焦主业,做到“小而优”“精而强”,湖南省出台《湖南省支持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发展的政策意见(—年)》,从产业集聚、链条延伸、创新升级等方面着手,推动小镇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的转型发展。共享检测平台的建设,正是政策落地的一个体现。
“支持县内规模以上农机配套企业做大做强,对其配套产品覆盖全县80%以上企业的,由县财政予以奖励。”易鹞鹉说,通过补链和强链,小镇特色更鲜明。“目前,永丰农机小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在80%以上。”
永丰街道的农机产业,是湖南着力为特色小镇配套、延链、提升的缩影。
转扩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