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作者:王芳魏忠涛
樊碧发教授受访专家医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京医会理事。
兼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疼痛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承担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国际疼痛学会(IASP)疼痛医师培训中国项目负责人。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临床疼痛学的论文80余篇,主编专业书籍9部。
致力于对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他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神经微创介入和神经调控技术(脊髓电刺激SCS、吗啡泵)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开展最早、手术例数最多的专家之一。
擅长治疗: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周围神经损伤后疼痛、脊髓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残肢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各种慢性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痛、头痛、三叉神经痛、腰背部手术后综合征、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缺血性疾病,及其他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治疗。
10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进行了一台特殊的手术。中华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和医院疼痛科主任李荣春等,共同完成了华中地区首例脊髓起搏器植入手术。
躺在手术床上的是洪湖市新滩镇新洲村41岁农民何进学。
年8月下旬,何进学因淋雨患上感冒,持续了近两周。
9月12日,他突然感觉两腿无力。医院,CT显示其胸椎和腰椎上有亮点,医院确诊。
6天后,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何进学患了急性脊髓炎,病毒已损害脊髓。
这时,他已完全瘫痪,腰以下没有知觉,大小便失禁。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很快用完了,住院9天花了7万多元后,他医院接受保守治疗。
同年10月24日,医院疼痛科主任李荣春一医院义诊。查房时,何进学的妻子戴荣芳找到他:“医生,请你去看看我老公吧。”李荣春来到何进学的病房,只见他的双下肢肌肉严重萎缩,仔细调阅所有资料后,李荣春告诉戴荣芳:对急性脊髓炎,疼痛科医生可以通过脊髓神经置管,将消炎镇痛和营养神经的药物直接送到发炎的神经,以改善神经功能。
听说可以治,戴荣芳请求李荣春:“您给他试一试吧。”
医院,李荣春给何进学进行了第一次脊髓置管治疗。5天后,好消息传来,何进学双下肢开始有痛感了。鉴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李荣春把何进学接到医院,给何进学进行第二次脊髓置管治疗,医院把能免的费用都免了,李荣春还为他支付了部分费用。
一周后,何进学的腿从慢慢能动弹,到可以扶着助步车自己上厕所。这个疗程结束后,何进学回到洪湖。
今年9月23日,李荣春正在专家诊室坐诊。一个穿着格子上衣的小个子男人走进来,突然跪在他面前。
“何进学,你能走了!”见到近一年未见的病人,李荣春竟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扶起何进学,高兴地说:“没想到你的后期治疗效果这么好啊!”
“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我今天是来感谢您的!”何进学将3个饮料瓶子放在李荣春的办公桌上。两个半斤、一个二两的瓶子里装着小麻油,这是他70岁的老父亲种的芝麻榨出来的,他全带来了。
尽管能走了,但病痛并没有远离何进学。脊髓损伤的后遗症仍然折磨着他——双腿时不时疼痛、抽搐,尿失禁。但能站起来,已让何进学很满足了,何况债台高筑的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治病了。
李荣春留下了并没有打算再治疗的何进学。这一次,仍是能免的全免了,医院疼痛科30名医护人员还捐款元。第三次治疗顺利完成后,CT显示何进学胸椎上的炎症全部消失。
得知医院疼痛科给何进学捐款,远在北京的樊碧发打来“我也要捐!”
医院疼痛科去年入选武汉市“创新学科”,樊碧发被武汉市政府聘为这个学科的特聘教授。何进学的每一次治疗,李荣春都与他进行过磋商。
“救一个病人就是救一个家庭!”李荣春在武汉继续为何进学治疗,樊碧发在北京为何进学想办法。脊髓起搏器植入,是目前医学界的高难手术,也是解决何进学急性脊髓炎落下的疼痛、抽搐、尿失禁等后遗症的唯一方法。
年10月1日,樊碧发带着价值近3万元的临时脊髓起搏器专程飞到武汉。这台他“化缘”得来的脊髓起搏器一装到何进学体内,效果立竿见影。
6天后,又按计划植入永久性脊髓起搏器。脊髓起搏器能通过电脉冲来干扰脊髓损伤后的异常放电,从而起到镇痛和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曾经因为抽搐疼痛而无法入睡的何进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