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之道就在您的足下——关于空腹禅的体察研究报告
本文对空腹禅及其创立者昌空法师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和比较详细的介绍,说明空腹禅独具特色,的确对于当代人面临的诸多身心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有治疗矫正作用,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已成为当今时兴的各种身心健康与和谐法门的一种,它也为教界如何在当代契理契机地运用佛法,利乐有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范例,有利于佛教发展与文化繁荣。
昌空师父
上海玉佛寺举办以“佛教发展与文化繁荣”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既顺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又契合了玉佛寺文化兴寺的宗旨,我们的确可以围绕这一课题大做文章,以贡献于佛教和国家、社会。
广义地说,举凡由人的生产、生活等创造的一切器物、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想理论等等,都可称之为文化。而由佛教的诞生和发展影响下的上述内容,则可称之为佛教文化。佛教创立二千五百多年来,创造、繁衍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她在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踫撞与交融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她自身也因此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照耀下,佛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势必对我国当代文化的建设与繁荣,产生重要的影响。事实的确如此,30多年来,仅就玉佛禅寺的实践与发展,也可充分证明这一点。
不过在这里,我想强调两点,在繁荣文化方面,作为佛教寺院和佛教徒,一是要立足于佛教本位;二是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乐有情),避免把佛教泛文化化。
随着我国科学的昌明,经济的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广大民众对包括宗教在内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各种宗教法事和身心灵修练课程,如佛教三大语系的各种禅修、瑜伽术、身心健康与和谐修练法门等倍受欢迎,其中多数都体现了佛教“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宗旨,这成为了推动佛教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契机。下面我要介绍的“空腹禅”,是由昌空法师推出的一种契合时代,致力于身心清净、社会和谐的修行法门。
笔者年先后两次参加空腹禅七,感触颇深。归纳起来,我认为“空腹禅”有四大特点和两大效果。其中四大特点为:
一是“空腹”。禅七期间,每天除了定时吃糖醋生姜、喝淡盐水、水果汤、萝卜汤,以及少量酥心糖以外,不吃任何东西;
二是坐禅。每天坐约6个小时,收摄、净化身心,期间还播放一些关于心灵感应、伦理道德、因果报应以及环保、护生、反对堕胎的视频,晚上由昌空法师开示或答疑一个多小时;
三是行禅。每天快步走约6个小时,行程50里至60里,如同禅堂跑香,要求一心专注;
四是公益。整个禅七面向社会大众,禁止商业经营,除了基本的食宿、场地费用外,没有其它费用,如在寺院举办,或有热心人赞助,则免一切费用。
两大效果为:一是学员思想上受到很大的教育,身心得到净化,十分愉悦,明确了人生的方向;二是现代人发病率高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后遗症)、痛风、妇科之乳腺与子宫疾病、失眠、抑郁乃至癌症等病症,在这七天中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甚至痊愈,减肥效果更为突出。
下面我谨根据河北著名作家闻章先生编著的《山高不碍白云飞——释昌空传略》、《心生正是病生时——释昌空调理身心理念》和空腹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大家作一个“关于空腹禅的体察研究报告”。
要对空腹禅有真正的了解,不得不认识其创立者昌空法师。释昌空,俗名秦世雄,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生于山东省胶南县大村乡茂家庄,父亲是个豆腐匠,母亲是个敦厚善良的农家妇女。为了谋生,年父母带着他和弟弟落户黑龙江德都县兴隆公社。秦世雄从小十分机灵、调皮,杀生和各种恶作剧没少干。小学上了3年半,遇上文化大革命,就退学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了,先后当过民工、基干民兵、采买、国营农场的工人、炊事员、生产建设兵团的伙房管理员等。年10月成家,年下海成立了一个建筑维修队,年就成了当地的万元户。但不久栽了跟头,各种扯皮的倒霉事一件接一件,为此他生气上火,满口腔都是溃疡,吃不下,睡不着。原来是满身霸气,现在是满心怨气;原来是满脸傲气,现在是满脸晦气;原来是趾高气扬,现在是心虚气短。很快身体便垮下来,人还不到40岁,就未老先衰。绝望中,他见到一尊观音菩萨像,便生起恭敬心,许下善愿,结果不久,他兼营的木材生意竟红火起来,连干三年,每年赚七八万块,买了楼,并且装修好了。但是就在这天夜里,他梦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对他说:“行了吧,这回该听我的了吧?”秦世雄当初是向观音菩萨许了愿的:“叫我怎么地怎么地”,那到底该怎么地呢?一时也想不彻底。
关键时候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者,这老者送给他一本《觉海慈航》。这是一本介绍佛教的通俗小册子。正是这本小册子,却真的像夜航中的一盏灯,把秦世雄的心灵照亮了。
通过这本小册子,他懂得了什么是佛教,懂得了正信与迷信的区别。懂得了什么是因果,什么是轮回,什么是苦难,什么是自在,什么是平等。他还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发财,而在于了脱生死。有生必有灭,但是有个不生不灭的,那便是人的自性本我。
这个自性本我怎么找到呢?那就得靠修。秦世雄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道理一旦明白,他便义无反顾。他不再理会原来遗留下来的矛盾是非,该他的钱他也不要了,想打的官司也不打了。北安县城里这个最活跃的人,突然销声匿迹,是非圈里不再有他,干完必须干的活后,就躲在屋里开始读经,开始盘腿打坐。不久就逐渐断荤吃素。想读经就有经,有人给送来了香港定音法师讲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一看就心生欢喜,没有半点怀疑。以后又陆续读了《楞严经》、《大般涅槃经》乃至道家的书《性命圭旨》、《伍柳仙宗》和《华佗神医秘传》、《中医初级入门》,等等。冥冥中还总有异人指点他为人调身疗病。从年开始,秦世雄开始给人调病。先是用信息水,对着水虔诚念观世音菩萨《大悲咒》,然后让病人喝下去。北安市有一个人,得了绝症,医院治不了了,让他喝信息水,竟然喝好了。还有一个叫姓曹的女士,得了食道癌,也是喝信息水喝好的。这使得秦世雄在当地小有名气。
年冬天,秦世雄作为特异功能的代表,到石家庄参加了国家体委主办的中国天齐杯养生大会,也就是在这次大会上,秦世雄感到求名求利的虚幻,萌发了出家的念头。他修行更加刻苦,到了年的正月,竟做到通宵不断佛号,并坚持做到夜不倒单,胁不沾席。一度发心消除睡魔,并想在5年内断掉饭食。
秦世雄对宣化禅师特别崇敬,暗暗效法,在练习盘腿坐禅,以及在断淫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认识到,人情冷淡道心生,道心坚固无人情。这就要求他更加自觉地改变多年来在社会上养成的习惯。由此社会关系变得简单了,舌头变得简单了,生活变得简单了,表面看来人情冷淡了,其实是过滤掉了杂质,生活的内在质量提高了。道心坚固,内心充实。他认为,修道的人,就应该这样,心如岩石,任他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这便是修禅。在生活中参,在实践中体味。参禅何须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如他在出家后回忆自己忏悔业障时所作的偈诗:
四十多年睁眼盲,丧荡悠魂混时光;
造诸恶业争名利,不知因果自承当;
闻到佛法如梦醒,恶习难除将人伤;
横刀立马猛回头,斩情断欲免无常。
出家前的三四年间,他时常出入于寺院、做功德,整个身心都在佛法的学修上。同时在应请为人调病的过程中,对佛道经典中关于身心关系的道理和方法倍加留意。
年,他征得妻子同意,毅然于4月28日在桂林七星岩附近的祝圣寺剃度,法号“乾无”。因在桂林不投缘,不久,他回到了黑龙江北安县的法华寺,礼见觉智大和尚,请大和尚重赐法名:昌空,字慧友。
当年农历八月,昌空法师辗转来到五台山的圆照寺,先后呆了40天,受了三坛大戒。随后,在五台山的竹林寺学戒一年。接着到五台山碧山寺禅修,在这里作有两首诗偈:
一
成就戒体入禅堂,从朝至暮行坐香。
持戒修定方发慧,誓成圣道孝爹娘。
愿将智果早成熟,送与善友先品尝。
离尘除垢登莲花,直指归宗极乐邦。
二
五台山上好清凉,文殊菩萨放金光。
戒后常住碧山寺,改变我心是禅堂。
三衣着身比丘相,心存佛意透智光。
修己度人炼身心,誓讲佛意大发扬。
当上和尚之后,果然自由自在,他一袭僧衣,一双芒鞋,怀揣戒牒,四处行脚。先后在广东韶关南华寺、韶关梅岭大雄寺、西安卧龙寺、河北赵州柏林寺、浙江天童寺、辽宁海城大悲寺等道场留下身影。
年4月份,他调整自己的修行次第,将改变过去的习性放在第一位,坐香参禅放在第二位,用给常住做事的机会观心之动态。不过,有不少寺院住持认为他人缘好,活动能力强,要求他当执事,他认为自己既然出家了,抛弃了世俗的尘缘陋习,就要全力在本份事上下功夫,在弘法上尽心力,所以坚持一心参禅。有时拒绝不了,就只好一走了之。
年夏季,昌空法师住西安卧龙寺的下院终南山华严祖庭,这年初秋,这里打方便禅七。这里的禅堂跟卧龙寺禅堂一样,规矩很严。昌空法师打了几天的禅七,感觉很好。一天晚上,出了禅堂之后,不由从心里流出一首诗偈:
三坛大戒为比丘,不须耕种亦不收。
严持戒律行坐香,念佛是谁参话头。
卧龙禅寺严束身,斩断外缘向内求。
楞严经义是明灯,无限妙法心内流。
但是,情况来了,闹痢疾,闹痢疾也就罢了,还大便干燥,这样相反的现象集于一身。从七月初二到七月十五,闹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像是病入膏肓,非常疲惫,整个身子就要虚脱了。后来有人给他送来《地藏经》,他开始看经,但看到眼里的字都是重影,看不了,只能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念了十多句之后,身心就一下子空了,房子也不是房子了,啥也没有了。面对着的竟是天空,只见乌云滚滚,出现了许多异像。继续念,一直不停地念。突然只听自己的身体嘎的一声响,就觉得浑身特舒服,整个好了。
两天后,他居然随寺院的僧人们集体朝终南山,感到身轻如燕。到第二天,好多人累得不能正常坐禅了,但是昌空法师却没有一点疲劳感,走起路来像飘一样,照样坐禅、行禅。众人连连称奇。连他自己也暗暗称奇,除了感念地藏王菩萨慈悲力的不可思议外,还想到空腹的好处。腹空了,空到什么都没有了,都清理干净了,好多的机能是不是能够绝处逢生?从此,他开始研究“空腹禅”。
他认为,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的这个身体和自己这个心灵,把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弄明白了,不但明白了人生的种种生命现象,也就明白了宇宙万物。他常说:“心心心,难觅难寻。悟时包世界,迷时不容针。”他发现,人身体的病绝大部分是由错误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心灵上的事情看不见摸不着,先不用说,身体上的事每天就摆在面前,特别是生病之后,疼、痛、酸、麻、胀等等的感受,肿、青、红、烂、臭等等的现象,会让人痛苦万端、生不如死,甚至会夺走人的生命。
昌空法师有了研究人体病痛的自觉,再看佛经,自然而然就能与人的身体联系起来。有了感觉之后,虽然还不够深刻,遇到有缘的人,也愿意试一把。
他从西安华严寺来到内蒙古海拉尔的朋友处进行实验,结果调理好了许多人的身心病苦。他认为,这证明了佛法的现实性,也坐实了自己的想法。这正如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
昌空法师说:“空腹禅这件事,我一定要弄明白,这条路我一定要走明白。人得身乐,得心乐,我得法乐。”
昌空法师多次在海拉尔实验过空腹禅之后,满心欢喜地开始云游四方。年春天,昌空法师来到了辽宁大悲寺。在这里他想体验一下彻底空腹的感受,从农历五月初六那天起,他开始断食。早晨起床时饮少许盐水,中午大约一杯冰糖水。初七无大反映,到了初八,体力有所减弱。初八除了喝二杯冰糖水外,又加一小瓶胡萝卜汁。初九则一切正常。初九中午一瓶杏仁露下肚,20分钟后大便拉出一些黑红渣滓,如毛榛子大小,便感到肠胃清净,身心愉悦。
除了饮食上的空腹体验,他还体验心理上的“饮食”。什么是心理“饮食”?就是怎么样调节心理,平时的待人接物即是。待人接物要用真常心,不能用曲折心,更不能用虚假心。《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遭纡曲”,心理上的“饮食”甚至比生理上的饮食更重要,要时时体验“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的真实感受。
因此昌空法师说:“有人向我请法,我就教他吃少一点,穿少一点,睡少一点。因为减食增寿,减衣增福,减睡增禄。世人不是讲实惠么?这样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把观照提到了日程上。只有改变旧有习性,才能不依习惯行事,才能改变原有心态,也只有把原有的妄心止住,才能进一步澄净,才能显露本心。本心是直心,直心是道场。本心是平常心,就是常平的心,不起烦恼的心。用这颗心随时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使之合道。他作偈云:
妄想急流何须追,万马奔腾去无回。
安住本心观自在,自消自灭妄念微。
年从海城大悲寺出来,就没在寺院住了。一个和尚,为什么不在寺院住呢?因为昌空法师吃不惯寺里的饭。寺里的饭一律素食,应该说比较清淡,但这对于昌空法师来讲,也还是太油腻;再一个,有的寺院供养太多,这让他的心不净。为了修行,他必须吃得更简单,必须来得更清净,必须保持自在的心态。
另外,更深层的意思,他要到世间来弘法利生,疗救疾苦。
昌空法师发现,当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反而烦恼更重,各种怪病丛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从口入”,过去中国人因为吃的不卫生好得病,而现在的人主要是因为吃得太多、太油腻、味太重,杀业重、食品污染造成。佛教提倡“节食”,如释迦牟尼佛曾雪山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百丈怀海禅师提出“疾病以减食为良药”。一定程度的“空腹”,不仅可清理肠胃,减少或疗愈疾病,还可令人神清气爽,有利修行。至于“禅”,昌空法师认为,参禅并不是和尚的专利。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因为禅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真正的禅者是奉献的人;是喜舍的人;是把爱心扩散的人;是把悲心升华的人。学佛的人,就应该像佛那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通过自己学禅,他还体悟到,禅并不是神乎其神的东西,或者说不能把禅说得神乎其神,这样会导致一大部分想学禅的人,望禅却步。其实学禅不难,前提是需要有一个大的根基,这根基就是:大诚心、大信心,大恭敬心。有了这三个心,不愁参不到禅。
就这样,昌空法师将“空腹”与“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用于解决当代人疾病多、烦恼重、身心不和谐的问题。并从年开始,应多方邀请主持“空腹禅七”,至今已应邀主持了40多场,受益者达两三千人。为此他在北京房山颐年山庄作偈曰:
不入官府不争权,不传闲话不乱言。
因果不昧传后世,不花人间造孽钱。
减衣缩食增慧命,愿将污垢变福田。
空腹润肠多涮洗,除病增智无相禅。
从上可知,昌空法师的经历、修行实践及其推出的“空腹禅”,体现了一种以出世之心智,做入世之事业,立足社会,在生活中修行的人间佛教思想。
课上分享
户外行禅
空腹禅七严格按照符合自然、动静结合、身心双修安排活动,具体作息时间如下表:
上午课程5:00叫醒(哨声)05:30-05:50集合、默念“晨起祈愿文”喝淡盐水、吃糖醋姜05:50-07:10行禅07:10-07:30莲花动功07:30-08:00喝水果汤08:00-09:00行禅09:00-10:00坐禅10:00-10:40行禅10:40-11:10坐禅11:10-11:25起座(自由活动15分钟)11:25-11:30排队11:30-12:00喝水果汤下午12:00-13:00行禅13:00-14:00坐禅14:00-15:00行禅15:00-16:00午休16:00-16:40行禅16:40-17:20坐禅17:20-17:30起座(自由活动10分钟)17:30-18:00喝萝卜汤晚上18:00-19:00行禅19:00-20:00法师开示20:00-20:30行禅20:30后休息1、诵“晨起祈愿文”:录音是由台湾星云法师撰写并领诵的,言辞恳切优美,感人肺腑。
2、空腹喝淡盐水,吃若干片糖醋姜:姜通七窍,利于阳气上升。盐能清除肠胃里的毒,利于大便。喝盐水的时间和吃早饭的时间要间隔一个小时以上,目的是不让盐混入食物,被肠道吸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多盐多油,已成为当代人伤害身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3、喝水果汤和萝卜汤:水果汤由苹果、冰糖、大枣、姜片和水熬制而成。苹果简单切成块状,熬软。苹果煮熟,就不起维生素作用了,起洗刷作用,大枣和糖有热量,姜通七窍。喝汤时连同水果等一块食用,人们可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喜欢,选择稀一些的或者稠一些的,喝多喝少也由自己决定。萝卜汤是晚上喝,起顺气、利尿的作用。行禅过程中,可任意吃酥糖、巧克力糖和冰糖,以补充能量。除此之外,不吃任何东西。
4、莲花动功:即莲花生大师动功,共有七节,属于哈塔瑜伽,有很强的伸筋活胳和宁神的作用。有专人教。
5、行禅:行禅是走路,像禅堂中的跑香,但走路不一定是行禅。禅行得好或者不好,直接影响到效果。行禅的时候,心要静,空腹、空心、空欲望。双手带动手臂甩起来,两胯带动双脚,轻起轻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