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话养生五强健教科普长夏养生之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21-7-27 11:26:35   点击数:
  

「大暑时节话养生」

气/温/升/高注/意/避/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大暑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长夏时节重养生

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行属“土”,这是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此时暑热多湿,正是万物蔬果生长的时期,与土性相应。属土的器官是脾、胃、口;脾主运化,一运化水谷,二运化水液。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属土的食物是黄色食品,属土的味道是甘味,属土的情志是思。因此,长夏养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五季

长夏

五行

五位

五色

五味

生物适应

五脏

五腑

小肠(吸收)

胃(消化)

五官

五体

孙络

肌肉

五指

中指

拇指

五情

功能

血脉、神明

造血、统血、消化吸收、运化、肌肉、免疫

功能下降的表现

消瘦乏力、舌色发红、面有血丝、面易发红、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心慌、胸闷、易醒

消化不良、过胖或过瘦、胃部不适、食欲不正常、贫血、月经量少、肌肉松弛、牙龈出血、身体有淤青块、舌有齿痕。

三怕

喜、暑、苦

思、湿、甜

长夏养生膳食五原则

1

长夏宜淡补

中医认为调理体虚的进补原则是:春天升补、夏天清补、长夏淡补、秋天平补、冬天温补。所谓长夏宜淡补,就是指补得清淡、平和。长夏之时,每人每天要吃五色五味、五谷杂粮、高纤维、高碳水化合物、富含水分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保持清淡的口味。

2

少吃热食物

辣椒、肥肉、油腻、甜食、煎炸、烧烤等燥热的食物等对脾有损害作用,则应少吃为妙。荔枝、桂圆、樱桃、番石榴等,这些水果都属于温热性水果以及高热性坚果,比如腰果、松子、瓜子、杏仁、开心果等,如果过量食用的话除了会导致出现上火的情况,三伏天应尽量少食用。

3

健脾又除湿

因为长夏时节湿气当令,脾喜欢干燥,厌恶潮湿,如湿困中焦,则脾胃无法正常运化。同时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更使水湿停聚。因此,长夏宜健脾除湿益气。健脾除湿的食物:扁豆、薏仁、白蔻仁、赤小豆、绿豆、冬瓜、茼蒿菜、藿香等淡渗之品,利湿健脾,以达到气血生化有源。

4

食物选黄色

中医认为黄色应脾,“黄色”食物利于脾脏、胃、口、舌根、肌肉。所以容颜缺少明黄色的人,可辅以黄色,味甘的食物:土豆、黄豆、玉米、小米、香蕉、南瓜、金针菇、黄花菜、娃娃菜、南瓜、红薯、胡萝卜、蛋黄等。

现代医学证实中医黄色食物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以健脾,预防胃炎,防治夜盲症,护肝,使皮肤变得细嫩,并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黄色果蔬还富含两种维生素A和D。维生素A能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胃炎、胃溃疡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两种矿物元素吸收的作用,进而收到壮骨强筋之功,对于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等常见病有一定预防之效。故这些人群偏重一点儿黄色食品无疑是明智之举。

5

五味要调和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酸、苦、甘、辛、咸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食物的五味,分别与五脏肝、心、脾、肺、肾之气相合。脾喜甘,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另外,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但是应该注意不能五味不均,偏嗜太过,过食甘味,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

长夏食养三字经

1.吃三瓜

(1)吃苦瓜: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2)吃冬瓜: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3)吃丝瓜: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2.吃三叶

(1)薄荷叶:比如煮绿豆汤时加点薄荷叶,喝着沁人心脾。或将薄荷熬水放冰箱,榨果汁时可加点。

(2)藿香叶:藿香可做香料。烧菜时可加点藿香叶,可以有效预防中暑,又增加了卤菜的香味,一举两得。

(3)荷叶:荷叶清香,食用可以增加食欲。同时也可以煮绿豆汤时放一点,增强消暑功能。

3.喝三汤

(1)海带绿豆汤:煮一锅绿豆汤,八到十分钟可关火。可加入海带丝,对夏天消化不良有一定作用。

(2)冬瓜莲子银耳羹:莲子去芯煮到15分钟时,放泡发好的银耳,小火煮20分钟,放入冬瓜片和冰糖。

(3)扁豆薏米粥:白扁豆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佳有很好的功效,先和薏米用水浸泡2-4小时(各50克,放在冰箱中浸泡)然后和50克绿豆混合,放入砂锅,倒入6-8倍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一小时,薏米和扁豆煮软烂,吃的时候放点糖或蜂蜜。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安度盛夏。

长夏养生三注意

1.运动人士择时运动。常说的“春夏养阳”。长夏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在夏季三伏,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超过1个小时,可以利用清早、黄昏或夜间做适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虚寒人士禁食寒凉:味甘性寒食物,如冬瓜、绿豆、绿茶等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之效,很适合长夏三伏天人们食用。但是体虚寒性体质(如四肢冰凉乏力、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的人士应尽量避免进食。否则,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3.除热养生反用热法

(1)热巾擦身

(2)热水洗澡

(4)热水泡脚

(4)热茶发汗

“五强健教”奔向“五百目标”

教师强快班学生百分百通过

教材强优秀学生单双科百分

教学强百分百接受继续教育

教务强百分百享受学会优惠

教风强百名优秀学生获资助

五强健教-健康管理师考试专业辅导

报名咨询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gzxz/13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