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的身体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天地有阴阳六甲、五行八卦,而我们的身体则有着与其一一对应的气机、脏腑!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其中记载着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论证、养生、运气等整套的人体机能剖析、应用之法,被称为医之始祖。
在《黄帝内经》素问篇·阴阳应相大论中记载:
东方对应的天象为风,对应的五行为木,对应的五味为酸,五脏为肝,五体为筋,五窍为眼,五志为怒。
南方对应的天象为热,对应的五行为火,对应的五味为苦,五脏为心,五体为血,五窍为舌,五志为喜。
中央对应的天象为湿,对应的五行为土,对应的五味为甘,五脏为脾,五体为肉,五窍为口,五志为思。
西方对应的天象为燥,对应的五行为金,对应的五味为辛,五脏为肺,五体为皮毛,五窍为鼻,五志为忧。
北方对应的天象为寒,对应的五行为水,对应的五味为咸,五脏为肾,五体为骨髓,五窍为耳,五志为恐。
筋体健康便利于血体生长,血体健康便利于肉体生长,肉体健康便利于皮毛生长,皮毛健康又利于骨髓的生长,骨髓健康又利于筋体的生长。
原文截选: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木。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肾主鼻。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在《黄帝内经》素问篇·五脏生成中记载:
心脏的外合为血,它的兴荣表现在面色,约制心脏的是肾脏;
肺脏的外合为皮,它的兴荣表现在毛,约制肺脏的是心脏;
肝脏的外合为筋,它的兴荣表现在爪甲,约制肝脏的是肺脏;
脾脏的外合为肉,它的兴荣表现在嘴唇,约制脾脏的是肝脏;
肾脏的外合为骨,它的兴荣表现在头发,约制肾脏的是脾脏;
所以过量食用咸的东西,会使血脉凝滞、面部失去色泽;
过量食用苦的东西,会使皮肤干燥、毫毛脱落;
过量食用辛的东西,会使筋脉拘挛、爪甲枯槁;
过量食用酸的东西,会使肉坚、唇缩;
过量食用甘的东西会使骨骼疼痛、头发脱落。
这些是饮食五味单项的过量食用造成的。
所以心脏喜欢苦味,肺脏喜欢辛味,肝脏喜欢酸味,脾脏喜欢甘味,肾脏喜欢咸味。
原文: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行与身体气机的列别是相通相成的。在五行之中木生火而克土;在五脏中肝脏的兴盛则利于心脏的生长而抑制脾脏的生长...
木为肝脏,外合于筋,喜食酸味,兴荣表现在爪甲,关联之五窍在眼,神志在怒,肝脏过盛则损伤脾脏
土为脾脏,外合于肉,喜食甘味,兴荣表现在嘴唇,关联之五窍在口,神志在思,脾脏过盛则损伤肾脏;
水为肾脏,外合于骨,喜食咸味,兴荣表现在骨髓,关联之五窍在耳,神志在恐,肾脏过盛则损伤心脏;
火为心脏,外合于血,喜食苦味,兴荣表现在面色,关联之五窍在舌,神志在喜,心脏过盛则损伤肺脏;
金为肺脏,外合于皮,喜食辛味,兴荣表现在毫毛,关联之五窍在鼻,神志在忧,肺脏过盛则损伤肝脏。
养生讲究“阴阳平衡”,过度的补溢的结果只会造成容器无法承受造成损坏而事与愿违的结果。
阴阳平衡,此消彼长,养生之道亦。
文中图片均源于网络
伯暤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