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血压的发病病因之先天禀赋与体质因素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21-8-5 18:41:59   点击数:
  

高血压(hypertension),为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则将其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五脏六腑皆以致眩,中医典籍中高血压的病变脏腑定位于五脏(肝、心、脾、肺、肾),而五脏中病变脏腑主要为肝、脾、肾。《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李东垣:“寒饮食入脾胃,而导致脾胃受损,五乱乃作,表现为头痛目眩...”,《灵枢·海伦》:“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转为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说明高血压与肝、脾、肾有着紧密关系。

先天禀赋与体质因素

何为禀赋?人之初始,禀赋即定。上所赋,下所受,即为禀赋。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及胎孕期间内外环境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代谢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何为体质?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因素,体质是禀赋的表现形式。

禀赋不同,则体质不同。体质不同,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和适应存在差异,在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不同。

高血压与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密切相关。木旺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是常见的流行因素。中医学的“先天”、“体质”的病因观得到现代遗传学的证实,高血压慢性疾病的家族特征即是对中医这一病因观的科学印证。禀赋源于先天,肾为先天之本,若先天肾气、肾精不足,所致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均可直接或间接引发本病。双亲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禀受先天之精,也具有此种患病倾向。遗传学已揭示原发性高血压是基于多基因的遗传疾病,具有遗传背景的患者占整个高血压患病人群的比例为30%~50%。

首先,禀于肾阴亏者,津液亏少,形成阴虚体质,易伏内热而成肝阳上亢之变。

其次,赋于木旺体质者,阳旺而精力盛,易过而变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之妄。如《类证治裁·眩晕论治》“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即言肝木旺而易生风火致眩。

第三,生来痰湿体质者,潜在脾运不健而易生痰湿、痰浊,清阳不升。

上述三种体质的高血压患者,其易感特点是常在青年和中年时期即发病,易患人群是伴发肥胖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的中、青年人,发病均起于五脏中的肝、脾、肾。古今文献中关于心与“眩晕”的发病相关性,多见于五脏相关的病理变化中,如“肝火扰心”、“水不济火”等;文献中鲜见肺与“眩晕”发病的论述,也符合中医临床的实际。可见,肝、脾、肾在高血压发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fpz/13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