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世间再无朱松发,只留梅花香人间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21-11-26 16:13:02   点击数:
  

12月10日下午3:30,突然看到朋友圈朱洲老师所发的泣告。

朱松发老师走了。

记得很早以前,就有幸欣赏过朱老的大作,只觉笔重如山,气魄刚烈,似有梅香跃出纸面,萦绕梁间。

后来入职卓克艺术网,发现大家的办公桌上,都有一本朱老的作品台历,才知道原来卓克创始人牛育民先生与朱老关系莫逆。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朱老的作品台历,一直相伴。

所以卓克的同事们对朱老一直有一种莫名的亲近,哪怕他极少参加展览、笔会等社交活动。我们经常会去拜访朱老,同事们会在途中买些花——朱老家有一个自制的大花瓶,阔口长身,所以每次都要挑选杆茎长一点的各色鲜花搭配。

朱老喜欢我们送的花,会夸奖同事花挑得好,插得好,就好像是表扬自家的孩子。他也会和我们聊聊闲话,关心我们的工作,谈自己的创作。

黄山松云cmxcm年作朱松发作

我们也喜欢围观他画画的样子,就好像是仰慕魔法师的一群孩子,眼看着一幅美不胜收的画作在他笔下呈现,犹如见证奇迹。

我这个人,有些拙于言辞,很少敢厚着脸皮求人。有一次和居上酒业周玉峰说到品牌文化,周董事长就说想请位艺术家题写“居上原酒”。不约而同的,我俩都想到了朱松发老师。不知怎的,我竟当场就拍着胸脯说可以促成这件雅事。而收到请托后,朱老也居然就欣然答应了。

等朱老先将所题“居上原酒”的照片发来,我立刻就转发给周董事长,我们都觉得这幅字写得好,字字千钧,极具视觉冲击。周董开心极了,直说要让朱老尝尝封坛好酒。所以取字的那一天,我们不光带了花,还带着酒。

后来景德镇的酒瓶厂家说这幅字有风骨,普通瓶子根本配不上,得请艺术家专门设计,于是又去麻烦朱老。朱老嘀咕了一句:“这事还没完没了了呢!”却还是拿来纸笔,画了两种款式的瓶子,然后笑呵呵地说:“瓶子要是做得好,我再给你在背面画一朵梅花!”

那天,我跟朱老说起了三瓜公社文化小院,恳请老师到村里转转看看,泡泡温泉。朱老颇有兴致,仔细听了我关于三瓜公社的介绍,关于文化小院的构想,还把朱洲老师叫来,说三瓜公社很近,还有温泉。

春节前,朱洲老师打来电话,说打算带父亲来三瓜泡温泉。我惊喜之下赶紧安排,却惜因天气变化未能成行。紧接着,疫情接踵而至,一晃眼,就又是一个春夏。

10月初,我还和朱洲老师说一直盼着朱老来三瓜,他说等父亲病养好了就一定来。

潇洒最宜三两点好花清影不需多cmx68cm年朱松发作

10月17日,于兴洋老师在时代美术馆办展,展览主题“案上云烟”是由朱老题写的。但朱老未能参加开幕式。11月初再联系朱洲老师,说还在修养。

然后,噩耗传来。看着朱洲老师“为免家母过度悲伤,近期谢客”的文字,我还觉得不真实,就呆坐在那里,回想着和朱老交往的点滴,许久才回过神来,在朋友圈发文“惊闻书画大师朱松发仙逝,此前一直说来三瓜看看,却未来,人已去”。

牛育民先生评论了我发的朋友圈:“新安绘画史上重要艺术大师!”

看到这行字,我不禁泪目。

世间再无朱松发,只留梅花香人间。

以上,谨祭。

石雅亮

12月11日凌晨

于三瓜公社文化小院

讣告

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朱松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年12月10日上午在合肥逝世,享年79岁。

根据先生生前遗愿以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设灵堂。请亲朋好友谅解,勿前往吊唁。家属和治丧委员会对亲朋好友、同事的深切缅怀表示感谢。

朱松发先生生前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先生穷极一生续写中国画的“生命大写意”,开一代焦墨山水画之门径。先生的人品高洁、越流拔俗、不随世俗俯仰、风骨凛然、得乾坤正气。先生的辞世是我省乃至全国书画艺术界的重大损失。

谨此讣告

安徽省书画院

朱松发先生治丧委员会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一日

朱松发,年出生于安徽黄山紫云村,早年就读于安徽艺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曾为安徽省书画院专职书画家,安徽省书画院艺委会主任,安徽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朱松发的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专业美术大展并有作品获奖,亦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国务院紫光阁、天安门城楼,中南海,等收藏和陈列。作品入载《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国家主要报纸和重点学术报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美术》杂志、《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国画家》等均多次介绍和发表其作品。已出版画集多本。

来源:卓克艺术网添加客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fpz/14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