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高血压就得吃降压药?
在中医看来,高血压还分不同的类型,
治疗原则和方法也不同。
用中医经络疗法,
不用吃药,也能治疗高血压。
了解一下!
01
如何认识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在血管里造成的侧压力。是判断人体健康,特别是判断心脑血管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血压:高压在90-之间,低压在90-60之间。
血压不稳定的几种情况:
高压超过以上为高血压;
低压低于60为低血压;
脉压差一般在30-40之间,压差超过40以上为脉压差过大,小于30为脉压差偏小。
02
中医经络对血压异常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脏腑辨证的角度:
血压高往往是心火过大、肝火过旺之人;
血压低往往是身体偏虚、气血两亏之人。
经络辨证角度:
高血压之人是肝经热证、心经热证。
血压低之人是脾经虚证、心经虚证。
血压不稳之人主要是心、胆经失衡。
从经络失调揭秘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的核心原因,
是肝经的寒热失调。
高血压有几种现象形式?
1低压正常、高压高有的人是低压正常而高压高,
这样的人是肝火型的高血压。
解决原则是泻肝火降压。
解决方法是用四季护理仪按揉太冲穴。
▲太冲穴,脚背一、二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2高压正常、低压高有的人是高压正常而低压高,
这样的人是肝寒型的高血压。
解决原则是暖肝降压。
解决方法是擦肋透热。
用四季护理仪循着两侧肋弓,交替进行寸推,核心是用四季护理仪融合波的能量对胁肋区的肝经进行梳理。操作太简单了。不需要认识什么穴位,都能够很快掌握。人的肝脏就在这个区域,因此这个方法能够直接对肝脏起到保健的作用。
肝经最易淤滞不通,对于现代人来说,一切器质性病变都是肝郁导致的气滞血淤引起的。另外,肝郁还会克脾,使脾胃不和;肝胆相表里,肝的问题还会导致胆的疾患。还会造成情志方面的问题,或抑郁低落、或暴躁易怒,对身体和生活的影响就更大了。
擦胸抹肋法的主体作用是舒肝理气、调畅气机,但是我们看一下这个动作的线路:
起点在乳下,重点是肝经的期门穴,它也是肝的募穴,是疏肝、治疗肝病的要穴;
然后在中线的位置经过任脉的巨阙穴,它是心的募穴,是养心、治疗心脏不适的要穴;
待到另一侧的肋下,经过了胆经的日月穴,这是胆的募穴,是利胆、治疗肝胆疾患的要穴;
在终点处,到达了肝经的章门穴,这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中的脏会穴,是健脾、治疗消化系统疾患的要穴。
你看,这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下子包含了四个脏腑的募穴,你还会觉得它太简单、怀疑它的作用吗?它能疏肝、养心、利胆、健脾,有下列症状的人群一定要加强这个方法:
1、肝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肝郁引发的疾病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
2、气滞血淤,唇黯舌紫,心脏不适;
3、肝郁克脾、肝胃不和,胃病、胃胀、消化不良等;
4、胆囊炎、胆道疾患、胁肋不适;
5、抑郁、暴躁等情志疾患。
3血压不稳、时高时低有的人是血压不稳,时高时低。
这样的人是肝胆失调型高血压。
解决原则是协调肝胆经。
解决高血压的核心解决高血压的核心思想是
调肝情、化肝性。
中医讲肝主情志,调畅气机。
大怒伤肝,怒则气上。
情志不畅、肝郁、肝经失调,
是导致高血压的核心原因。
调肝情的核心是化怒。
怒气化掉了,肝情就平了。
化怒的指导原则是生出仁爱心。
平时可以反复念诵养肝化心口诀:
“我有仁爱,我不动怒;
我有仁慈,我心爱人。”
在仁爱的道德境界里,
永远不会肝郁,
肝是最幸福的,
情是最舒畅的,
就会远离高血压。
人人本性相亲,
永远是本性的春天!
高血压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教您高血压的经穴调理法,坚持去做,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指针点穴法
按揉曲池穴、合谷穴、太冲穴、太溪穴:
▲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尽头处
▲合谷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虎口处)
▲太冲穴,脚背一、二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太溪穴,
脚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