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分娩后症状随之消失,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高危人群
初产妇、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妊娠时间间隔大于等于10年、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初次产检时肥胖等。
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微蛋白尿。重者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右上腹痛,血压明显升高,大量蛋白尿,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
预防措施
1,在妊娠早期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
2,注意休息和营养。饮食不要过盛,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3,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生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症状严重时要考虑终止妊娠。
4,注意既往史。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及上次怀孕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点监护。
5,妊娠高血压疾病,原因未明。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免疫因素有关,但钙代谢紊乱可能是该疾病的诱因之一,因此及时补充钙对预防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6,饮食方面的预防措施。
①控制热能和体重。
②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③防止蛋白质摄入不足,但肾功能异常的孕妇必须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增加肾脏负担。
④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中早晚期,以及哺乳期每日钙摄入量分别为毫克、毫克、毫克。妊娠期妇女要保证每天喝牛奶,奶制品含丰富而易吸收的钙质,是补钙的良好食物,以低脂或脱脂的奶制品为宜。
⑤盐的摄取要适度。
参考来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第13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与临床诊治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