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所谓“惊”,即惊动;“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昆虫;“惊蛰”,则指春雷惊醒了冬眠的蛰虫。惊蛰时节,天气变暖、雨水渐多、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是个养生好时节。不过,风邪感冒也是“春回大地”般盛行,各种病毒和细菌十分活跃。惊蛰节气养生要注意些什么呢?
医院的中医诊疗室里,不少市民正在进行拔火罐,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医生介绍,这个季节,多种疾病容易高发,包括肝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还有流感、水痘、带状疱疹等。
针对过敏性疾病,医生建议,市民外出还是应该继续戴口罩,另外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尽可能避开过敏源,一旦发生过敏情况,医院寻求药物的帮助。
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倪坤彦表示,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在饮食上应该稍微调整,冬天的“大补”要收一收了。“饮食上,春天可能跟我们中医里面的讲的肝相关,饮食上少吃点酸性的食物,多吃点调补脾胃的山药、芡实、南瓜、扁豆等。整体以平和的进食为主。春天也不是一个特别适合进补的季节,补得太多肝火会太旺,对身体也不好,中医讲究平补,真的体虚的人,适合进补的季节应该是在冬季的时候。”
春天,人体还容易陷入“春困”的模式,倪坤彦建议,有条件的人们可以在午间特别困倦的时候适当小憩,同时注意晚上尽量不要超过11点睡觉,早上也可以适当早起。“春天容易春困,春困是气温变化引起的一个正常现象,主要应对就是困的时候,中午可以小睡一会儿,晚上可以适当地晚睡,11点之前能睡着,早上因为天暖和了,天也亮得比较早,天亮了就起来,起来以后伸伸懒腰、动动筋骨,来开启我们一天新的生活,白天的时候可以喝点蜂蜜水,炖点梨、百合、银耳这些比较滋润的也比较适合。”
天气乍暖还寒,春天穿衣还是可以适当捂一捂,不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春季要保持心情愉悦,在惊蛰时期,由于人体气机尚未得到完全的疏泄,因此肝气运动会有所不畅,容易导致肝火偏旺。中医认为“怒伤肝”,若情绪激动、心事烦扰,可令气机郁结,影响肝脏功能,影响全身气机畅达,因此建议大家适当调节情绪,避免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