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生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澎湃在线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23-4-21 11:13:29   点击数:
                              

我国民间谚语有云:“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4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时节,又正值三九隆冬之际,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出门冰上走”。于是,小寒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最冷的开始。

小寒如何养生

1

小寒养肾为先

小寒虽冷,但阳气也在缓慢积攒、上升,是个进补的大好时节,尤其是对肾脏的补益。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补好了,五脏都可受益。

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大多能入肾脏,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是冬季益肾佳品。

一个护肾动作:吞津

中医认为,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补脾胃“后天之本”,以固护肾之“先天之本”的功效。

具体做法:每日晨起,微闭口唇,舌抵上腭,当嘴里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时,随意念将其缓慢吞下,反复3—4次。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睡眠是养护肾脏的重要一环,尤其要睡好“子午觉”。

中医所说的“子午觉”,即每天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及午时(中午11点到1点)是养肾最需要睡觉的时段。

2

喜温忌冷,减咸增苦

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非常适合冬季食用。而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基础。冬日家中不妨煮些山药羊肉汤、羊肉羹、当归山鸡汤等,都是此时温补的佳品。切不可大鱼大肉,生冷无忌。

小寒气候寒冷,是上火的“旺季”。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多吃如苦瓜、陈皮、莲子心、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3

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4

小寒防寒:护好4处

①头颈要暖——围脖帽子

头颈受风寒侵袭,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高领衣服、围脖、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②腰背要暖——晒晒太阳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建议: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晒太阳,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之阳气,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③腹部要暖——试试按摩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建议: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

④脚部要暖——热水泡脚

脚踝部有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入。

建议:除了穿保暖的鞋子外,最好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5

小寒强身:要4搓

①搓足心——暖脚补肾

不但可以补肾安神,对预防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

②搓腹部——保健脾胃

长期坚持这么做,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③搓腰部——补肾壮腰

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④搓颈部——暖身驱寒

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可是试试搓揉大椎穴暖身。

进入了小寒节气,也就进入了数九寒天,饮食上要以“补”为主。而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药补可适当选择人参、黄芪、虫草、阿胶、当归、首乌、枸杞等滋阴潜阳、益气补血之品;食补可根据身体的阴阳气血偏盛情况,结合食物的性味有选择地进食牛羊肉、鸡鸭肉、狗肉、精肉、甲鱼、鳝鱼等食物。其中,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的热量,抵御寒冷,而且对一般虚寒性疾病有治疗和补益的效果。

小寒节气膳食推荐

01山药羊肉汤

食材:羊肉g,淮山药g。葱、生姜、胡椒粉、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浄,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将羊肉、山药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撤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山药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专家点评:此汤的山药具有三脏同补的功效,羊肉本身具有良好的温补作用,又能够去寒气,所以是虚寒证的通补方。本方具有温阳益气滋阴、健脾益肺补肾之功效。

小贴士:阴虚火旺者少食。

02黑豆煲牛尾

食材:牛尾1条,黑豆50-克,陈皮1瓣,生姜3片,枸杞子和食盐适量。

做法:牛尾刮净毛,斩段洗净,放入高压锅中,加适量清水和生姜煮10-15分钟。把牛尾连同汤汁一起放入汤锅中,加入黑豆,陈皮,枸杞和适量温开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牛尾取“以形补形“之意。黑豆,色黑,形如腰子,可入血分,入肾,能补肾活血利水。以陈皮运脾胃,化湿浊,生姜温中和胃,该汤品具有补肾,强筋骨的功效,对于肾虚而见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的人士尤为适合,为冬季补肾的佳品。

小贴士:超重,湿热体质人群不做推荐。如觉油腻,可加胡萝卜克同煮。

原标题:《小寒养生

“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tf/16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