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的新疆科技学院专升本基本原则:1天人合一,顺应自然(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顺应月相盈亏变化,顺应昼夜时辰变化,适应地理环境差异)
2养神为先,顾护形气(调神安命,保形全真,养护元气)
3养护正气,避免邪气(合理补养,减少消耗,避免邪气)
4综合调养,随因施之(多法并举,适度勿偏,审因施养)
5养成习惯,持之以恒(生活化,终生化、规范化)
精神调摄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主动清净养神、怡情畅神、适时调神、修性治神等方法和手段,以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或促进心身康复的一种养生方法。
清净是指保持心理需求、动机以及情感的平衡,处于淡泊名利、思想虚空和情绪宁静的状态。养身既凝神敛思,神气内守。
怡情畅神是指保持情绪情感的怡悦和愉快,勿大喜、大悲、大怒等负性情感,使心情舒畅、豁达、乐观,从而气机调畅,心身健康的养生方法。
适时调神是指顺应一年四时气候交替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调摄心理状态和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养生方法。
修性治神就是通过人格的修养、重塑而调神治神的养生方法。
起居调摄法的原则: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睡眠调摄:卧室最好坐北朝南,床宜高低适度,以略高于就寝者膝盖为好。软硬适中,在木板床上铺垫10cm左右棉褥为佳。睡姿右侧屈膝而卧,孕妇早期右卧、仰卧为宜,中期和后期的最佳卧位是左卧位。早晨5~6点起床,晚上22点左右就寝较合适。
子午觉:子、午之时,阴阳交界,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一般以30分钟~1小时为宜。
饮食调摄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饮食来调整机体状态,以增进建康,延衰益寿或促进机体康复的调摄方法。
饮食调摄法的原则:1辨明气体,合理调配
2饮食有节,饥饱适度
3三因制宜,勿犯禁忌
食物摄入量:谷物及薯类:~;动物性食物:禽畜肉50~75,鱼虾50~,蛋25~50;乳制品,大豆类30~50;蔬菜~,水果~;
温热性质蔬菜:韭菜、茴香、香菜、大蒜。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水果:荔枝、石榴、菠萝、桃、李。苹果、橘子、葡萄性平。
导引调摄是指通过形体的运动,来导引气机、畅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促进身心康复的方法。
导引调摄法的作用:1调形:通过对形体的调控和锻炼,一方面引动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脏腑机能;另一方面意识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结合在一起,神不外驰,是生命养护的基础。
2调气:
3调神
八段锦: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
六字诀:肝:嘘,心:呵,脾:呼,肺:呬,肾:吹,三焦:嘻
药物调摄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针对患者体质特征和证候类型,通过中药内服或外用,以增进建康,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形神功能障碍,从而促使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药物调摄法的作用:1扶正固本:病理状态有虚实之分,但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虚弱
2补虚泻实
3调和阴阳
药物调摄法的原则:1辩证(体)施治2补益适度3缓图功效4照顾脾胃
外治:中药外治法是以中草药煎煮或捣烂之后,通过对全身、局部、腧穴,进行熏蒸、浸浴、烫洗、敷贴等方式,达到养生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
烫洗疗法:选配某些中草药制成煎剂,趁热进行局部或全身浸洗,以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适合风寒湿痹及各种跌扑损伤。
熏蒸疗法: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身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目的的方法。可用来治疗风寒湿三邪所致病证,以及气虚下陷、气血瘀滞、湿阻脉络等症。但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肝炎、肿瘤,或孕妇、父女月经期间,不宜采用。
熨敷疗法:将药物或其他物体炒热熨敷患处,借助药性和温度的物理作用,是腠理开阖、气血通调,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湿痹、肌肉萎缩、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血虚寒凝等症。
贴敷疗法:将加工处理后的药物,借助薄贴、油膏、敷贴等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外治法。疏通经络,用于痹症、萎证、骨折、伤筋等病症的恢复期,亦可用于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症。
针灸调摄法:在中医养生康复理论的指导下,以调整经络气血、刺激腧穴为基本手段,采用针刺、艾灸、拔罐及刮痧等方法,激发并促进营卫气血运行,和阴阳,养脏腑,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目的的调摄方法。
针刺调摄法的作用:1通调经络2补虚泻实3调理脏腑4调和阴阳
常用方法:1毫针刺法:养生保健及慢性病症、残疾病症、精神病症、老年病症的康复治疗。
2三棱针词法:较为明显淤血内阻、经脉不通的病症。气弱血虚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使用。
艾灸调摄法作用:1温通经脉,行气活血2健脾和胃,培补后天3升举阳气,密固腠表4培补元气,预防疾病。
神阙隔盐灸用于阴证回阳救逆。
拔罐注意事项:1皮肤高度过敏、破溃部及五官禁拔2孕妇腹部腰骶部禁止3传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部,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心尖搏动处和大血管部位4出血倾向疾病,高热抽搐。
刮痧调摄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刮痧器具释术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形成痧痕,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刮痧禁忌症: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2新发生的骨折患部3对刮痧恐惧或过敏4传染性皮肤病如疖肿、痈疮、瘢痕、溃烂及皮肤不明原因的包块等,不宜直接在病灶处刮痧5小儿囟门未闭合,头颈部禁用6辖制静脉曲长、浮肿者,应用较轻手法从下向上7孕妇、妇女月经期间禁刮下腹部。
合谷
大肠经原穴,调理大肠经气。通经活络、镇静安神、泄热止痛、祛风消疹。临床退热要穴。
天枢
大肠募穴,通调大肠腑气、调理气血。用于腹胀、便秘、泄泻、月经病、肥胖症的康复治疗,对胃肠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推拿调摄法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将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经络和腧穴,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整脏腑,达到防病治病、促进病体康复的一种方法。
脾应宫,其声慢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