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来了,立冬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23-3-26 10:47:54   点击数:
  

立冬

立,建始也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这是说农历冬季自此开始

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

动物们也以藏起来准备过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

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三侯

一候水始冰

是说水从这时起,就会渐渐结冰,尤其是北方地区。

二候地始冻

再五日,气温降到零度,土地表层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三候时,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习俗

1、吃饺子

“交子之时”,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2、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

2、贺冬

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如今,我国许多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立冬养生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立冬诗词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赏析: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立冬》诗中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了,诗人只好与炉火琼浆相伴,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

立冬游玩

最后,由小编为大家奉上我们牧云谷景区美好的秋色!请与我一起去感受秋天的美好。

牧云谷的秋天似乎比其他地方都来得晚一些,满山还是翠绿居多,只有几棵树的叶子黄了。放眼望去,天蓝得像一汪海水,几朵飘悠悠的白云,洋洋洒洒地点缀在天空中,满山翠绿的树木中也点缀着点点金黄,一阵风吹来,金黄的落叶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好像一幅巨大的油画,以不同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揭示出大自然难以言喻的美丽。

仰望蓝天大多有白云陪衬,那些变幻莫测的云,或流动,或停驻,湛蓝的蓝天和洁白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明净的湖水晃动着蓝天和白云的倒影,好一幅流动的美景!

你知道吗,风从远方来,雨水从诗里来,飘飘洒洒,或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皆是清灵有韵的模样。流水遇青石,叮叮咚咚,和着一曲高山流水之音,闭上眼听着,心里的一切似乎都被它卸下来了,独享此刻的宁静。

立冬未冷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gzxz/1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