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有形之物都会消失,不要过于执躯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24/8/26 11:53:10   点击数:
  

庄子在《田子方》写了一个故事。

一、颜回与孔子

颜回对孔子说,夫子走一步,回就跟一步,夫子跑一步,回也跑一步,最后夫子奔逸绝尘,而回连夫子跑过去而扬起的灰尘都看不到了。

孔子就教导他不要学外表要学内在,孔子说,人承受形体出生,知道命运是不能够随便揣测的。

命运就是人之遭遇,不是抽象的,遇见何事,遇见何人都是命运,人生在何中环境,何种家庭,遇见何种丈夫或妻子,何种父母,何种朋友,都是命运,凡遭遇都是命运,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即便是你现在认为是自己安排的,照你方法来做的,但命运来说只是现在恰好你与你所想相同。

命运无法掌握,只能往前走,孔子说,回啊,我跟你几十年的关系了,一路走来,你怎么光看我的外表,看我的外表就如同空市寻马,马已经没有了,人的外表躯壳也会随时间改变甚至消失,我早已忘记了自己,你也要忘记自己。

拿人的青春来说,对于古木老人,青春早已消失不见,它只是过去的痕迹,不会归来,只能回味。

所以孔子就说,你不要执着于我给你看到的外在行为上,我早已忘记了,但我有不忘的存在。

人在世界上走来走去,与人交往相处,你觉得不妥的事过去了,高兴的事也过去了,那么还执着过去的什么呢,在怎么执着把握,也不可能回到当时,那把握现在,可是从将来看,现在也要成为过去。你要遗忘自己,但仍有不忘的从心而生的存在。二、人之三戒

从身到心,人的身体让心运作,产生思考,心与身结合,就变成孔子所说,君子有三戒。

年轻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身体怎么会好色,好色是从心产生的。

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身体也不会自主争斗,也是在心,有人觉得脑袋也会思考啊,但脑袋的话,首先考虑的是理性,心的话就容易冲动,叫怒火攻心。

然后老年血气衰弱,戒之在得,就是不要贪得无厌,同样是心,需要人们先在心中加以区分好坏,头脑才会制止你不要做坏事,但心是身体的主导。

好比色心,得不到满足,就会做不明智的举措,一旦色心满足,发泄出来,马上就恢复理智了。

人之心所生之精神存在,人有抑制自己的力量,身体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要因为身体,自己变成了帮凶,让我们的心可以随意发号施令却不违背自己的精神。

三、不要对躯壳过于执着

所以道家很强调,身体是一个必要条件,一定要有,但光有它不够。

老子提到过,老百姓为什么不怕死亡呢,因为活着没什么乐趣,有权有势的人非常注重养生,吃的穿的,保养的非常好,而自己呢被搜刮一空,身体面黄肌瘦的,对比之下,越看越难过,没必要活着。

权贵为了躯壳甚至他们的欲望对下层人们造成的伤害使得他们连死亡都不在害怕。

而现在呢,也很多人很注重自己的躯壳,但现在比古代要发达许多,所以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满足过多,满足口欲,满足舒适等等,从而造成肥胖或者其他身体疾病。

如果你只以自己身体为主的话,那生命实在太可惜了。

还记得逍遥游吗,鱼在水里面,没有水不能存活,就好像人一样,离开人世的那些物质也不能存活,但鱼变成鸟,减少外在的限制,就像人在生活中也可以适当的减少一点非必要的东西,来让自己达到尽可能的逍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tf/1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