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医院主管药师蔡燕辉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SBP≥mmHg和(或)DBP≥90mmHg。SBP≥mmHg和DBP<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分类
SBP(mmHg)
DBP(mmHg)
正常血压
<和
<80
正常高值
~和(或)
80~89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和(或)
~
3级高血压(重度)
≥和(或)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和
<90
(注:当SBP和DBP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家庭血压监测
又称为自测血压,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血压控制情况和长时血压变异,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测量方法: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和手指血压计,不推荐使用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
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85mmHg(对应于诊室血压的/90mmHg)。
对初诊高血压患者或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以便医生指导和评价血压监测和控制效果。
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开展家庭血压监测。
高血压危险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2超重和肥胖;3过量饮酒;4长期精神紧张;5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临床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方法主要是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其中,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措施。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品种繁多,而且抗高血压药需长期服用,因此,加强高血压药物使用管理十分重要。降压药物应用应遵循下列四项原则
1剂量原则
一般人群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从小剂量开始。2优先原则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从长时疗效和平稳性考虑)和固定复方制剂(从依从性考虑)。3联合原则
联合用药(2级高血压或高危人群)。4个体化原则
依据不同合并症和患者对药物不同的耐受性给予个体化用药。常用降压药物一览表
分类
药物
剂量(次)
CCB
氨氯地平
2.5~10mg
左旋氨氯地平
2.5~5mg
硝苯地平片
10~20mg
硝苯地平控释片
30~60mg
硝苯地平缓释片
20~40mg
尼群地平
10~20mg
拉西地平
4~8mg
非洛地平缓释片
2.5~10mg
ACEI
依那普利
10~20mg
卡托普利
12.5~50mg
ARB
氯沙坦
25~mg
缬沙坦
80~mg
厄贝沙坦
75~mg
替米沙坦
20~80mg
利尿剂
氢氯噻嗪
6.25~25mg
吲达帕胺
1.25~2.5mg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
25~50mg
比索洛尔
2.5~10mg
阿替洛尔
12.5~25mg
固定复方制剂
复方利血平片
1~3片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1~2片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1片
缬沙坦/氢氯噻嗪
1片
卡托普利/氢氯噻嗪
1~2片
尼群地平/阿替洛尔
1~2片
阿米洛利/氢氯噻嗪
1片
注意事项
二氢吡啶类CCB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用于各组年龄段、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只有相对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可单药或与其他4类药物联用。ACEI和ARB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其对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有益。ARB还适用于ACEI引起咳嗽而不能耐受者。利尿剂适用于大多数无禁忌证的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和维持治疗,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等患者。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可与二氢吡啶类CCB联用。固定复方制剂为常用的一类降压药物,其优点为使用方便,可改善患者依从性。作者简介
蔡燕辉主管药医院药师,硕士学位,医院药学工作七余年。
审稿专家简介
袁学文副主任药医院药学部主任,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医院药学工作二十多年,精通相关业务管理和技能。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医院药学部主任
袁学文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4(1):24-55.
[2]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9(7):28-.[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病防治联盟.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J].中国心血管杂志,24(1):1-23.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