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中医理论相通

文章来源:养生_健康网站_富贵病预防_健康养生网站   发布时间:2025/2/7 12:05:18   点击数:
  气功与中医在理论上关系密切。传统气功功理,有不少是中医理论的分支和发展。例如丹田学说,是气功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历代气功家,为丹田作了不少神秘美妙的命名,如“龙宫”“北海”“亥冥”“元华”“神炉”“内鼎”“月中桂”“泥丸宫”等等,足见其对丹田的重视。然而,揭开丹田神秘的外衣,用中医理论来观察,则丹田不过是人体一组重要穴位的总称而已。例如“龙宫”即“气海”,“泥丸宫”即“百会”。因此,丹田学说,实际上是中医俞穴学说的分支和发展。历代论丹田者,亦以医家之说最为简明实用。如明代医家龚居中云:“夫修身之士,不识丹田所在,咸指脐下一寸三分为言。此为气禀之源,犹若果实受气于蒂。坎离上下,以此为中宫;气脉升降,以此为根地。根地痞塞,则水火不能升降,心火炎烁,肾水枯竭,百病由此而生。上成头晕眼花,下至腰疼疝凝痔结,甚或真阴不固,多致夭折,良可悲也。“人诚能以却病延年之法,敬而行之殖或行或坐,或立或卧,念念不忘。旬日之间,血气循视而不乱,精神内固而不摇,衰者起,萎者愈,疲痤转康健之躯,枯槁回温润之色,顿觉增精补髓,百病减除,功简而效速,诚为保身之至道,却病之秘诀也。”把腹部丹田的位置、生理作用,病理变化和丹田功的练功要领、方法、效应、作用,都论述得清清楚楚的。又如精、气、神学说,也是气功重要理论之一。然其论述,也不出中医理论的范畴。与《太平经》“气生精,精归化”,“积精全神”相似。而精气神的练功要领,亦以医家之说最能抓住本质。如清代医家汪讱庵云:“积神生气,积气生精,此自有而之无也”,把“积”与“练”,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作了辨证的说明。再如周天学说,是气功借“周天”这一古天文术语,来说明内气在人体运行情况的学说。其中,内气循任、督二脉循行者为小周天,循更多的经脉循行为大周天。如《南华经本义》云:“缘督为经,所以为取气之方也。人身背有督脉,自尾闾而通气于上之丸泥;前有任脉,自泥丸而通气于心窍之绛宫。然气必至于脐下丹田,转于尾闾而升于顶上,故曰缘督以为经,此养生练气之要诀也。”可见周天学说,实际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体察和运用。至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三因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在气功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问题,近年论著已多,不再赘述。(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mchgd.net/gzxz/17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